「建筑设计规范最新标准」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
建筑设计规范最新标准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
建筑设计规范是什么?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及相关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及安全防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建筑物建筑设计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各国以前制定的建筑设计规范属于“指令型”规范,即在各有关条款中作出明确、具体技术规定。市场和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建筑设计软件,除通过文字性的规范外,还能通过网络学习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由来: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建筑设计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简单的说,建筑物要的是最后的使用功能,它有一定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就是针对这些要求而创造出来的解决办法。解决的办法千变万化,而能够超乎原先设定的要求者,就是好的建筑设计。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及相关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及安全防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建筑物建筑设计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各国以前制定的建筑设计规范属于“指令型”规范,即在各有关条款中作出明确、具体技术规定。市场和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建筑设计软件,除通过文字性的规范外,还能通过网络学习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由来: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建筑设计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简单的说,建筑物要的是最后的使用功能,它有一定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就是针对这些要求而创造出来的解决办法。解决的办法千变万化,而能够超乎原先设定的要求者,就是好的建筑设计。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0.0 前言 对建筑师来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建筑规范,是每个建筑师(包括方案设计师)首先必须掌握和遵守的法规文件,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但众所周知,规范原文的防火设计逻辑、组织结构和文本语言,并不很方便在日常建筑设计中,按建筑师的设计逻辑和设计流程进行使用,对于设计图纸的校对审核时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我们根据自己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对规范的内在设计逻辑进行整理、提炼和重组,以速查汇总表格的形式,尽可能系统明晰的表达。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辅助建筑师进行防火设计,也有利于初学者对规范的理解掌握,提升学习规范的效率。因为是初次进行此类工作,能力有限,难免会有错漏不足之处,希望读者们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此外,规范中还有一些存在歧义和不易理解的局部,还需要在未来的版本中予以汇总并向有关专家请教解决。十多年前,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就在工作导师范亚树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防火规范,并产生了整理规范的想法。从今年开始,一方面为了提升公司设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作为整个天造地设联盟进行设计培训的基本教材,我们正式开始了防火规范的整理工作。经过公司诸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第一版的规范汇总表,在此对多年来帮助过我们的前辈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本次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速查汇总表》已经分作五期,发表在我们天造地设联盟公众号。整合版也会近期在公号提供下载。以后我们还会不定期更新迭代本汇总表,并逐步开展其他规范整理、培训教程等专业工作,并在此分享给同行和全社会,希望能和众多同行们一起,为行业和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和美好。本汇总表的制作人员:总负责:袁牧。总图:潘漾。大平面:杨硕。小平面:潘静。特殊类型:张雨川,范牧易,孙祯华。构造:杨金戈,余东亚。附录:费璇。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本逻辑虽然规范原文并未系统解释整个防火设计的基本思路,但从条文和说明的字里行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 防止蔓延:防火设计的最基本方法,是分隔原则,避免火灾的无限蔓延,将火灾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因此在最宏观层面,就是将建筑物分离布置,避免火灾蔓延到其他建筑,这主要通过防火间距来实现,并且极大影响到整个城市规划的基本面貌。在建筑物内部,同样依靠这一方法,也就是防火分区的有关规定,通过防火分隔构件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个面积不大的区域,当一个分区发生火灾时,不至于蔓延到其他分区,避免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同楼层间则默认自然分为不同分区,由于火焰天然容易上升,垂直方向的分隔更是重中之重。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规范并不考虑多个防火分区同时起火的小概率事件。在构造层面上,同样重点防控火焰容易蔓延的部分,如垂直空间、缝隙、外立面保温层和设备管线等。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在总图和平面上注意间距和分区的划分,同时在构造层面注意构件的耐火性能和截断火焰蔓延的措施。同时因为火灾中有毒烟雾也是重要的伤害来源,因此对烟雾也同样采取类似的分区隔离原则。2 保障逃生:在控制火灾蔓延的基础上,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员逃生的问题。因此,规范中大量规定都是为了保障火场中人员的逃生。这主要体现在安全出口数量,疏散路线的安全、宽度和长度,不同等级安全区域的设置、防排烟设施、构件耐火时间等规定,以保障火场中人员能够安全、快速的逃离火灾区域。在设计中,主要是注意在进行建筑功能和水平垂直交通组织设计时,就要充分结合防火疏散逃生要求,避免后期修改造成困难。特别是在疏散交通上,规范默认的是双向疏散的原则,无论走廊还是房间,都立足于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方向选择,因而对交通组织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防排烟设施对立面、屋面和机房管线影响很大,但很多规范不在本规范中,需要额外注意。3 便于施救:除了自行逃生之外,也需要为消防员进入火场救援提供设计支持,规范思路是将救援线路与逃生线路的多层次对接,将消防水池、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救援窗、消防电梯等消防构件与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等安全空间连成一整个救援-逃生体系。在设计中需要安排好这些特殊场所和构件,形成顺畅的救援体系,以达到规范的具体规定。4 便于灭火:规范同时也针对组织灭火作了很多规定,主要是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水池、自动报警灭火设施、消防栓等规定,便于自动系统和消防员进行灭火。在设计中涉及到总图、道路、平面等多个层次的规定,需要针对扑救场景和技术设施的要求进行设计。5 特殊建筑类型: 此外,规范是偏重实践的,而非以理想的设计逻辑进行编写。因此针对实际存在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娱乐观演老幼病、设备机房、地下室等,都做了专门的规定,这些规定更多是迁就具体建筑类型的实际惯常情况,而非通用规定,所以较为缺乏共同性。对此本表尽可能进行了汇总和归纳,但并不能完全条理化,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对照执行。

0.0 前言 对建筑师来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建筑规范,是每个建筑师(包括方案设计师)首先必须掌握和遵守的法规文件,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但众所周知,规范原文的防火设计逻辑、组织结构和文本语言,并不很方便在日常建筑设计中,按建筑师的设计逻辑和设计流程进行使用,对于设计图纸的校对审核时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我们根据自己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对规范的内在设计逻辑进行整理、提炼和重组,以速查汇总表格的形式,尽可能系统明晰的表达。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辅助建筑师进行防火设计,也有利于初学者对规范的理解掌握,提升学习规范的效率。因为是初次进行此类工作,能力有限,难免会有错漏不足之处,希望读者们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此外,规范中还有一些存在歧义和不易理解的局部,还需要在未来的版本中予以汇总并向有关专家请教解决。十多年前,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就在工作导师范亚树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防火规范,并产生了整理规范的想法。从今年开始,一方面为了提升公司设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作为整个天造地设联盟进行设计培训的基本教材,我们正式开始了防火规范的整理工作。经过公司诸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第一版的规范汇总表,在此对多年来帮助过我们的前辈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本次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速查汇总表》已经分作五期,发表在我们天造地设联盟公众号。整合版也会近期在公号提供下载。以后我们还会不定期更新迭代本汇总表,并逐步开展其他规范整理、培训教程等专业工作,并在此分享给同行和全社会,希望能和众多同行们一起,为行业和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和美好。本汇总表的制作人员:总负责:袁牧。总图:潘漾。大平面:杨硕。小平面:潘静。特殊类型:张雨川,范牧易,孙祯华。构造:杨金戈,余东亚。附录:费璇。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本逻辑虽然规范原文并未系统解释整个防火设计的基本思路,但从条文和说明的字里行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 防止蔓延:防火设计的最基本方法,是分隔原则,避免火灾的无限蔓延,将火灾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因此在最宏观层面,就是将建筑物分离布置,避免火灾蔓延到其他建筑,这主要通过防火间距来实现,并且极大影响到整个城市规划的基本面貌。在建筑物内部,同样依靠这一方法,也就是防火分区的有关规定,通过防火分隔构件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个面积不大的区域,当一个分区发生火灾时,不至于蔓延到其他分区,避免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同楼层间则默认自然分为不同分区,由于火焰天然容易上升,垂直方向的分隔更是重中之重。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规范并不考虑多个防火分区同时起火的小概率事件。在构造层面上,同样重点防控火焰容易蔓延的部分,如垂直空间、缝隙、外立面保温层和设备管线等。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在总图和平面上注意间距和分区的划分,同时在构造层面注意构件的耐火性能和截断火焰蔓延的措施。同时因为火灾中有毒烟雾也是重要的伤害来源,因此对烟雾也同样采取类似的分区隔离原则。2 保障逃生:在控制火灾蔓延的基础上,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员逃生的问题。因此,规范中大量规定都是为了保障火场中人员的逃生。这主要体现在安全出口数量,疏散路线的安全、宽度和长度,不同等级安全区域的设置、防排烟设施、构件耐火时间等规定,以保障火场中人员能够安全、快速的逃离火灾区域。在设计中,主要是注意在进行建筑功能和水平垂直交通组织设计时,就要充分结合防火疏散逃生要求,避免后期修改造成困难。特别是在疏散交通上,规范默认的是双向疏散的原则,无论走廊还是房间,都立足于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方向选择,因而对交通组织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防排烟设施对立面、屋面和机房管线影响很大,但很多规范不在本规范中,需要额外注意。3 便于施救:除了自行逃生之外,也需要为消防员进入火场救援提供设计支持,规范思路是将救援线路与逃生线路的多层次对接,将消防水池、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救援窗、消防电梯等消防构件与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等安全空间连成一整个救援-逃生体系。在设计中需要安排好这些特殊场所和构件,形成顺畅的救援体系,以达到规范的具体规定。4 便于灭火:规范同时也针对组织灭火作了很多规定,主要是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水池、自动报警灭火设施、消防栓等规定,便于自动系统和消防员进行灭火。在设计中涉及到总图、道路、平面等多个层次的规定,需要针对扑救场景和技术设施的要求进行设计。5 特殊建筑类型: 此外,规范是偏重实践的,而非以理想的设计逻辑进行编写。因此针对实际存在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娱乐观演老幼病、设备机房、地下室等,都做了专门的规定,这些规定更多是迁就具体建筑类型的实际惯常情况,而非通用规定,所以较为缺乏共同性。对此本表尽可能进行了汇总和归纳,但并不能完全条理化,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对照执行。

房屋建筑设计标准有哪些一、建筑 1、功能不同规范也不同,比如住宅、学校,剧院等等,各自都有对应的规范,这种规范就算一个大类吧,得根据你的需要来选;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7、《建筑制图标准》★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1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4、《总图制图标准》二、结构1、《钢结构设计规范》★2、《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10、《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其中带“★”本人认为应该熟记,但由于本人是外行,况且所谓的“常用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宜,所以上述回复仅供参考。

一、建筑 1、功能不同规范也不同,比如住宅、学校,剧院等等,各自都有对应的规范,这种规范就算一个大类吧,得根据你的需要来选;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7、《建筑制图标准》★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1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4、《总图制图标准》二、结构1、《钢结构设计规范》★2、《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10、《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其中带“★”本人认为应该熟记,但由于本人是外行,况且所谓的“常用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宜,所以上述回复仅供参考。

2012最新建筑设计规范目录1 通用标准 CJJT78-1997 供热工程制图标准(2010版暂未收集到)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2-1986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6-1986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0-2001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3-2010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2 民用建筑CJJ14-2005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64-2009 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37-1996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91-2006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226-2007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85-1998 调幅收音台和调频电视转播台与公路的防护间距标准GB50333-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50447-2008 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555-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J99-198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JGJ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17-1998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JGJ122-19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4-1999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56-2008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8-19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9-1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02幼儿园设计规范-电气部分JGJ40-1987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1-1987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8-19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9-1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替代JGJ50-2001)JGJ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60-1999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2-199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4-19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6-199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86-1992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3 工业建筑GB50029-2006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9-201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71-2002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89-2007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50161-2009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95-19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泵站设计规范GB50295-2008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317-2009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20-200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2-2001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50408-2007烧结厂设计规范GB50426-2007印染工厂设计规范GB50435-2007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5-2008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GBT50294-1999 核电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4 建筑防火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67-19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4-2009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3-199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93-19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GB50196-2002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84-2008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338-2003 固定消防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J110-19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39-1990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TJ237-1999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SDJ278-199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 建筑设备(给水排水 电气 防雷 暖通 智能)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规程6 建筑环境(热工、声学、采光与照明)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76-1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8-19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J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76-19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121-2005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355-2005 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6-2005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441-2007 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JGJ153-2007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T119-2008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T131-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51-200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4-2007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7 建筑节能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76-2006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43-2007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95-20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32-2009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1 通用标准 CJJT78-1997 供热工程制图标准(2010版暂未收集到)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2-1986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6-1986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0-2001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3-2010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2 民用建筑CJJ14-2005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64-2009 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37-1996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91-2006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226-2007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85-1998 调幅收音台和调频电视转播台与公路的防护间距标准GB50333-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50447-2008 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555-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J99-198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JGJ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17-1998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JGJ122-19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4-1999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56-2008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8-19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9-1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02幼儿园设计规范-电气部分JGJ40-1987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1-1987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8-19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9-1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替代JGJ50-2001)JGJ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60-1999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2-199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4-19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6-199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86-1992港口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3 工业建筑GB50029-2006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9-201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71-2002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89-2007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50161-2009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95-19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泵站设计规范GB50295-2008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317-2009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20-200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2-2001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50408-2007烧结厂设计规范GB50426-2007印染工厂设计规范GB50435-2007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5-2008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GBT50294-1999 核电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4 建筑防火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67-19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4-2009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3-199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93-19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GB50196-2002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84-2008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338-2003 固定消防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J110-19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39-1990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TJ237-1999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SDJ278-199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 建筑设备(给水排水 电气 防雷 暖通 智能)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规程6 建筑环境(热工、声学、采光与照明)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76-1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8-19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J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76-19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121-2005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355-2005 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6-2005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441-2007 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JGJ153-2007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T119-2008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T131-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51-200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4-2007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7 建筑节能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76-2006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43-2007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95-20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32-2009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主要的建筑设计规范有以下几种:《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2001年修订版)。扩展资料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冷藏库等)以及其他(派出所、仓库、拘留所)等。分类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都属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合称建筑。现仍未明确定义商住楼归属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商住楼有公共建筑的特性,又有居住建筑的功能,可理解为介于两者之间,可定义为“间居”建筑。“间”可表明时间上、空间上商业与居住功能不停的转换,“居”无论商业、还是住宅,居为最基本的特性,也是建筑最原始的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建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设计规范
1.公共用房一般包括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所、开水间等。 2.会议室:(1)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2)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3)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4)作多功能使用的会议室(厅)宜有电声、放映、遮光等设施。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有隔声、吸音和遮光措施。3.接待室:(1)接待室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主要出入口。(2)高级接待室可设置专用茶具间、卫生间和贮藏间等。4.陈列室:(1)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避光设施。(2)可利用会议室、接待室、走道、过厅等的部分面积或墙面兼作陈列空间。 5.厕所:(1)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2)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3)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4)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注:①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②设有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 ③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国家层面出台的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有一下5个文件: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GJ/T177-2009》3、《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 GB/T51223-2017》4、《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5、《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JGJT285-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推荐个“找建筑”网,里面很多规范图集,公司案例等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主要的建筑设计规范有以下几种:《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2001年修订版)。扩展资料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冷藏库等)以及其他(派出所、仓库、拘留所)等。分类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都属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合称建筑。现仍未明确定义商住楼归属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商住楼有公共建筑的特性,又有居住建筑的功能,可理解为介于两者之间,可定义为“间居”建筑。“间”可表明时间上、空间上商业与居住功能不停的转换,“居”无论商业、还是住宅,居为最基本的特性,也是建筑最原始的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建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设计规范
1.公共用房一般包括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所、开水间等。 2.会议室:(1)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2)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3)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4)作多功能使用的会议室(厅)宜有电声、放映、遮光等设施。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有隔声、吸音和遮光措施。3.接待室:(1)接待室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主要出入口。(2)高级接待室可设置专用茶具间、卫生间和贮藏间等。4.陈列室:(1)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避光设施。(2)可利用会议室、接待室、走道、过厅等的部分面积或墙面兼作陈列空间。 5.厕所:(1)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2)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3)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4)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注:①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②设有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 ③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国家层面出台的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有一下5个文件: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GJ/T177-2009》3、《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 GB/T51223-2017》4、《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5、《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JGJT285-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推荐个“找建筑”网,里面很多规范图集,公司案例等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1.公共用房一般包括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所、开水间等。 2.会议室:(1)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2)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3)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4)作多功能使用的会议室(厅)宜有电声、放映、遮光等设施。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有隔声、吸音和遮光措施。3.接待室:(1)接待室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主要出入口。(2)高级接待室可设置专用茶具间、卫生间和贮藏间等。4.陈列室:(1)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避光设施。(2)可利用会议室、接待室、走道、过厅等的部分面积或墙面兼作陈列空间。 5.厕所:(1)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2)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3)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4)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注:①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②设有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 ③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国家层面出台的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有一下5个文件: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GJ/T177-2009》3、《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 GB/T51223-2017》4、《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5、《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JGJT285-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推荐个“找建筑”网,里面很多规范图集,公司案例等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